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广告-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伦精品一区三区视频-国产伦久视频免费观看 视频-国产伦久视频免费观看视频-国产伦理精品

關注育才微信平臺

您現在的位置:主頁 > 教學科研 >

怎樣有效預習

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文章作者:   &n 更新時間:2010-01-01 00:00 所屬欄目:教學科研 文章點擊數:

云南昆明龍泉育才學校   謝傳慧

課前預習是自學形式之一,是課堂教學的前導,是一種良好有效的學習習慣。它既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良性行為,又增強了學生的自學能力,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然而現在有的學生很少主動地看書,老師布置回家讀書的作業,對于他們來說等于沒有作業;還有的學生面對預習,就拿出了《一點通》之類的工具書,把內容往書上一抄就了事,還有的甚至上課時直接拿出《一點通》來用,很少會有學生真正去預習,即使預習了,也是抄來的。那么,如何加強對學生預習方法的指導、真正培養學生的預習能力呢?

一、指導預習的方法

每個年級都有不同的預習要求,下面我就分別說一說低、中、高年級的預習:

(一)低年級學生預習能力的培養

1、要“確立預習任務,指導學生預習方法”。低年級的孩子尤其是一年級的學生根本不會預習,因此就要教給學生預習的方法。依據第一學段的課程標準要求,確立預習的主要任務是:⑴借助拼音將課文讀通順,圈出文中的生字,并劃出詞語。⑵拼讀圈畫出的生字,讀準字音,看清筆順,想想記憶字形的方法。⑶讀通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4)思考自己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問題。我在教一年級時,是這樣做的:我把這些預習任務打成小紙條,每生一份,要求孩子們貼到語文書的第一頁,每次預習按照要求一步一步預習。要想幫助孩子們理清預習的步驟和達到的要求,我還專門利用23節課的時間對學生進行預習指導。比如:預習要求中的“聯想記憶字形的方法”,首先,就要帶領同學們整理我們學過了哪些記憶字形的方法。有加一加、減一減、換部件、比一比、組詞法、猜謎語等,再來觀察不同的字可以用哪些方法來識記,有的孩子在預習時就記下了好幾種識字方法。然后就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己根據預習提示進行預習,在自主預習幾次后,學生就可以脫離預習提示進行預習了。

2、提高預習效率,測評學生預習效果。我根據每課的學習內容,設計了相對應的學習指南,分為基礎展示(字詞)、能力拓展(閱讀)、積累運用(綜合實踐)三個板塊,用基礎展示部分的習題測評方式學生自己檢測對生字詞的掌握情況。再依據能力拓展部分針對課文內容提出的問題來進行思考。大大提高了預習的效率,而且也使一直困擾大家的預習檢查得到了有效的解決。

3、教會學生看書,促進學生自主學習。預習的最高境界是學生自己會讀書、會學習。所以,我們要引導學生學會看書,從二年級開始,指導學生看書后習題中的問題,有的是對字義的理解,有的是對課文內容提出的思考問題,有的是鼓勵學生查找資料等,讓孩子們帶著問題來讀書。一段時間之后,在預習時,抓住課文中的課后習題提出的問題來幫助自己預習,就已經成為孩子們的預習習慣。

(二)中年級學生預習能力的培養。

我覺得我們中年級應該分這幾步來進行:

1、初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生字字音,簡要了解課文內容,做到讀得正確,流利。

2、通讀課文。用筆畫出不理解的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新詞等。借助字典或聯系課文中的句子進行理解。

3、再讀課文。根據課后思考題,邊讀邊想。做到在閱讀中思考,在思考中閱讀。

4、細讀課文。先細讀每個自然段,再想想段寫段之間的內存聯系,同時還要全盤考慮全篇課文既可理出每小段的主要內容也可能基本了解全文的梗概。在這一步的預習中要做到預習時詳略得當,重點突出。

5、勇于質疑。在以上預習中遇到不懂的問題隨時在書中畫出或記下來。在老師進行課堂教學時,注意聽講。如還不懂,可以通過質疑來解決。

(三)高年級學生預習能力的培養。

高段語文課文篇幅較長,學生只有在課前進行充分的預習,才能保證在課堂上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一般的做法有兩種:一是給學生布置預習作業。作業內容可以是:(1)讀課文,關注生字新詞,把課文讀通順;(2)想想讀懂了什么,不懂什么,做上記號;(3)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試著分段并概括段意。另一種則是讓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自主預習。由于是高年級的學生了,所以應該讓學生們人手有一本預習本。學生可以將他們的預習成果記在預習本上,有對詞語的理解,對課文重點句的理解,有分段和段意。課堂上,學生的預習本都打開著,他們將老師的講解,板書也記錄在本子上。這樣,課后復習起來就比較方便了。

 二、檢查預習的做法

檢查學生預習課文的情況是預習過程中重要的一個方面。葉圣陶先生就說過這樣一句話"預習原很通行,但要收到實效,方法必須切實,檢查必須認真。"學生主體地位的確立,預習習慣的養成,自學能力的提高,都離不開檢查預習。檢查預習情況的形式是多樣的:有時是課前檢查,然后根據檢查結果調整教學進程,有時是課中檢查,也就是課堂上圍繞解決預習提綱的問題而展開教學,具體采用以下方式:

1、讓各小組長在課前檢查學生的課本和預習筆記,了解動手情況。

2、教師可以提問題,讓學生回答,了解理解情況。

3、讓學生提疑難問題,進行討論,了解思維情況。

4、聽寫字詞,了解生字學習情況等等。

5、采用測試的方式進行檢查的。比如:在學習某課時,我一改以往前做法不出示預習提綱,而是要求學生自己預習,但我明確告訴學生,明天新課之前,要進行測試,測試的題目跟書上課后習題中的問題類似。從學生的測試情況我可以檢查學生是否有預習并了解學生的預習情況,然后針對測試中出現的問題展開教學,采用這種方法來檢查預習,我覺得這樣做有一定的導向性也就是一定要把課后題弄明白,也可以減輕教師一些負擔。

總之,課前預習是上好課的重要環節之一,也是提高學生自學能力的必要途徑。大家可以根據不同的情況,指導學生進行不同方式的預習,在教學中充分重視課前預習,提高課堂效率,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打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