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广告-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伦精品一区三区视频-国产伦久视频免费观看 视频-国产伦久视频免费观看视频-国产伦理精品

關注育才微信平臺

您現在的位置:主頁 > 育才文化 >

什么是真教育

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文章作者:

——石林育才校園文化探索系列之一

●竹 

第一次走進石林育才,看到學校外面圍墻上的兩行大字: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當時心里就想:秉承這樣一種教育思想的學校,應該不會錯吧。

如今,時光已經流逝了16年,相當于兩輪抗戰的時間。當年倜儻風華的一群,均已兩鬢含霜。舉目四顧,的的確確,唯有育才人還在堅持著這一辦學理念。正是憑借著這樣一種堅持到底的信念,育才一步一個腳印走到了今天。這正如郭跨存董事長所說:育才,除了精神,一無所有。誠哉斯言!

現在,育才人把這一辦學理念濃縮為八個字:辦真教育,育真人才。秉承的依然是這一以“真”立校的理念。愚以為,對真教育的理解與落實是否到位,關系著我們的教育是否適應未來教育的發展需要,關系著集團每個學校的前景和未來。因此,在這里筆者不揣冒昧,嘗試對真教育的內涵作一探索,以供大家參考。不足之處,乞望指正。

一、真教育是充分尊重每一個個體生命的教育。真教育首先要擯棄的,就是帶有歧視性的教育觀念。在許多教師的潛意識里,學生不過就是一種能夠幫助自己實現所謂“成功”的一種工具。一旦這個工具有稍許的不如意,有可能妨礙自己的成功,便會對之產生歧視心理。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那些對學生肆意打罵侮辱、在作業和成績目標方面超出學生的承受力而亂加處罰的行為,本質上都是不尊重學生個體生命尊嚴的行為。至于有的教師甚至以學生的家庭背景、財富地位來作為自己的好惡取舍,那就更是等而下之的作為了。而奉行真教育理念的學校和教師則不同,在他們的心里,每一個學生都值得尊重、需要尊重。就是那些缺點突出的學生,老師們都會站在學生的角度去理解和思考他們的處境,對他們寄予同情和期望。就像著名教育改革家魏書生所說的那樣:差生在什么都不懂,天天都承受著老師同學冷眼的情況下,還能堅持上學,已經很不容易,我們還有什么理由歧視他們。相反,他們身上的這種意志品質值得我們尊敬。

二、真教育是徹底貫徹民主、自由、平等價值觀的教育。真教育與偽教育的最大區別就是偽教育不把學生當人,忽視學生的權益,不知民主、自由、平等為何物。體現在教育過程中的行為就是,一切是學校領導或老師說了算,置學生會、班委會、教代會和家長委員會等代表群眾意見的組織于不顧。真教育則不同,從學校領導到每一個教職員工都深知,學校所有的工作,都應該圍繞著學生的利益和需要來進行。因此,學校有什么重要決策,首先必然要想到廣大師生的意見、建議和感受。在制定校規、班規和其它規章制度的時候,學校一定會認真聽取師生的意見和建議,民主評議、民主決策。

三、真教育應該是具有開放性和包容性的教育。世界是由豐富多彩的物質組成,那么作為教育本身,也應該是一種多姿多彩的存在。真教育者,就應該具有博大的胸襟,深諳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之哲理。對不同的教育風格,甚至存在一定爭議的思想觀點給予生存和生長空間。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當年的北大在蔡元培先生的主持下,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不但造就了李大釗、陳獨秀這樣領先潮流的思想大家,也給予了鞭子教授辜鴻銘這一類思想保守的奇才怪才同等的展示舞臺。要辦好教育,就如同郭董事長所言:官場和商場那一套行不通。作為學術性和思想性較強的教育活動,只存在一種聲音、一種教學方法、一種辦學模式,顯然是不可取的。作為真教育的積極倡導者,我們在倡導某一思想和某一方法的同時,一定要允許其它不同聲音的存在。

四、真教育一定是崇尚美和善的教育。追求真善美,這是人類自古以來的共同心聲。作為真正的教育,自然不能忽略善與美的存在。追求真善美的教育,更多的是要關注弱者的訴求,對需要幫助的師生給予最大限度的關心、理解和支持。而對于美的追求,真教育應該是力求內在美與外在美的統一。學校不僅要注重師生美好心靈的塑造,同時也要在形式上讓每一個師生的外部形象,校園的每一個角落成為美的所在。思想育人與環境育人并重,心靈之美與外表之美交相輝映,這才是我們最為理想的真教育。

五、真教育是具有共享精神的教育。真教育的最終目標是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的國家公民,而真正的國家公民就應該具有共享精神。現階段人們不可能期望人人成為陳光標,但人類共同富裕的愿景要想真正實現,則必須依靠千千萬萬具有共享精神的公民來完成。因此,在教育過程中,幫助師生樹立共享意識,讓師生在校園生活中感受到共享所帶來的幸福和快樂,應該成為學校管理者重點考慮的一個方面。當然,我們這里倡導的共享精神,不僅是對成果的共享,也應該包括對困難的共同承擔。只有建立在這一基礎之上的共享,才是人生最甜蜜的共享。

六、真教育應該是勇于擯棄和挑戰偽知識與偽文化的教育。真教育作為一種具有崇高使命的傳承文明的活動,必須以最真實的文化昭示后人。時至今日,我們每一個人回想起五四新文化運動那一段歷史,依然是那樣熱血沸騰。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那是中國人民第一次向偽知識與偽文化發起挑戰、發起進攻所吹響的第一聲號角,是中國人民真正的第一次覺醒,第一次自我救贖。在教育日益功利化,偽知識和偽文化更加肆無忌憚的今天,真教育的使命更加重大,任務更加艱巨。尤其是在傳統文化與現代教育思想產生沖突的時候,如何做出取舍,對真教育無疑是嚴峻的考驗。一旦取舍不當,我們所追求的真教育極有可能就會轉化為偽教育。比如,如何看待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的關系,究竟是使兩者合理的融為一體、協調發展,還是讓兩者相互對立,就值得我們認真思考。

七、真教育是敢于直面名利的教育。與偽教育一味提倡無私奉獻、在名利面前羞羞答答、忸怩作態的做法不同,真教育應該旗幟鮮明的承認,創造人生價值的最大化,爭做名生、名師、名校是一種光榮。其實名利本身沒有過錯,關鍵在于獲取名利的方式和途徑。陶行知先生有言: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有人可能認為這兩者相互矛盾。其實不然,這才是人生對待名利的大境界。只有徹底的舍棄,才會有徹底的得到。心中無名利,名利自然來。智者之智,即在于此。

八、真教育應該是有恒久信念的教育。當年的紅軍將士能完成二萬五千里長征的曠世奇跡,靠的是信念。許多名牌企業和百年老店能夠長盛不衰,靠的也是恪守某一長期不變的經營理念,從而贏得了客戶的信賴和支持。育才人能在十七年的風雨征程中,高舉學陶師陶的求真旗幟不動搖,走平民化的民辦教育道路,靠的還是一種信念。信念于一個人的一生、一個團隊的發展,均取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真教育務必要讓所有師生明白這一點。

最后需要說明的是,真教育應該涵蓋的內容還有很多,這里限于時間和篇幅,只能留待日后探索和補充。希望各位師生讀者見諒。

打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