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低段作文教學中的合作學習
云南昆明龍泉育才學校 涂蘭瓊
我在三年級2班上了一堂習作課《我的發(fā)現(xiàn)》,參加聽課的老師有校長和全體小學組語文老師,課后老師們對我的課做出了研討,一致認為課上得很成功,而且很精彩。我知道成功的背后需要任課老師做出努力,不僅要潛心鉆研大綱要求,還要備好學生,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設計。在這堂課上,我改變了以往寫作課從來不合作的學習的方式,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進行合作學習,激發(fā)了他們寫作的欲望。下面是我對這節(jié)課的體會。
一、課前準備充分,課中合作交流,敲定寫作主題。
三年級是習作教學的起始階段,學生害怕寫作最主要的原因是不知道寫什么,沒有材料,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現(xiàn)在的孩子生活范圍很狹窄,回到家很多時候都是以電視為伴,平時也不注意觀察生活。為了讓學生能寫好作文,課前的一個月我就給學生下了一個任務,就是讓他們在學校、小區(qū)、田野等注意觀察小蟲、小鳥或者貓、狗的生活習性,把觀察到的記錄下來。準備在班上反饋,把自己聽到的看到的經(jīng)過告訴大家。為了讓每一位學生都有展示機會,不做“陪客”,課堂導入后,我首先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展示自己的發(fā)現(xiàn)成果。每個小組有四人,每個組都取一個帶有激勵語言的名稱,小組中有一個組織能力比較強,其他成員按照學習程度進行搭配,組長先讓能力差的同學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說得不好,組長幫助更正,然后各組推薦一名學生上臺來交流。上臺交流的學生因為已經(jīng)在小組中展示過,膽子就大起來,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了提高,由于學生已經(jīng)找到了說話的材料,都說得頭頭是道,為寫文章做好了鋪墊,作文也就事半功倍了。
二、利用課文范文,引導學生掌握寫作方法和技巧。
教材在安排每次習作練習時,都有一篇學生優(yōu)秀習作,所以我充分利用范文引路,讓學生欣賞例文,小組再一次交流分析例文寫作特點,小組之間的合作與競爭使小組里解決不了的問題,就請其他小組幫助。通過小組之間的交流,擴大了信息量,拓展了合作的內(nèi)涵。,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挖掘?qū)W生中蘊藏的巨大的學習潛力。老師引導學生模仿,學到方法,學會習作。所以本次寫作有意安排兩篇范文引路,一篇是課中的例文,二是教師的下水作文,通過閱讀讓學生學會觀察,學會如何把觀察到的東西表達出來; 第一篇例文是一個小學生劉常寧的習作《小草中的發(fā)現(xiàn)》,小作者用一雙充滿好奇的眼睛,發(fā)現(xiàn)了草叢中可愛的小生命----正在造新房的螞蟻和擺動長須的甲蟲。小作者通過細心觀察,簡潔描述,展現(xiàn)了一個充滿生命活力的草叢。這次習作就是運用《小草中的發(fā)現(xiàn)》這篇例文,引導學生充分融入生活,觀察生活,關(guān)注生活,感受生活,體驗生活,從生活中攝取鮮活的寫作素材。讓學生學會觀察,在觀察中學會思考、學會發(fā)現(xiàn)。
三、師生之間的平等合作,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寫作欲望。
課堂上教師與學生的合作應該是平等的,教師是學習的一員,在學習過程中充當學生或者指導者,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自主探索,自主發(fā)展。為了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我特意寫了兩篇下水作文,內(nèi)容一樣,但頭一篇我故意寫得很簡單,沒有任何修辭,格式也不對,標點符號不正確。通過投影出示,讓學生來評價自己的作文,我說:“看看誰有一雙慧眼發(fā)現(xiàn)老師文章好好在哪里 ,不好在哪里,給老師打分?”結(jié)果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高興極了,心想自己也
最后我又提出了寫作的幾點要求,這些要求都是根據(jù)平時存在的問題提出來的。比較實在。比如班上有幾個學生,寫作時總是不分段,有的開頭不會空兩格,有的一個成語,一個比喻句,擬人句都沒有,為此我特地在課堂上強調(diào),規(guī)定他們必須按這幾點要求寫。當然,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shù),這堂課雖然算是成功的,但是也存在很多不足,低段學生還沒有完全掌握合作學習的方法和技巧,比如老師擔心時間不夠,合作學習時間比較少,有些學生沒有發(fā)言的機會。課后學生對我有意見,有的組只是流于形式,組長不會組織交流討論,今后在這方面還要多培訓。從學生的作文看,學生閱讀太少,積累優(yōu)美詞句不多,優(yōu)秀的作文只占少部分,作文教學是一個很值得探究和突破的學科。而合作學習的方式還有待于提高。